“十三五”时期 ,广州加快推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、“四个出新出彩”,经济增长稳中趋优 ,城市能级大幅跃升,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,城市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。预计“十四五”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% ,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2万美元 ,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,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持续高于经济增速。
今年是“十四五”的开局之年 。在“十四五”规划建议中 ,广州提出在“十四五”期间经济发展要迈上新台阶 。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,经济结构更加优化,创新能力显著提升,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,战略性基础设施支撑作用充分发挥 ,先进制造业实现重大突破 ,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,成为数产融合的全球标杆城市 ,为全国城市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作出引领示范。
截至去年末 ,市区国企资产总额超4.6万亿元
制造业是广州发展的基石。当前,广州正在加快建设“中国制造2025”试点示范城市 ,形成了汽车 、电子 、石化、电力热力等4个产值超千亿元的工业集群,汽车总产量居全国城市首位。近年来成功引进高清显示、集成电路 、生物医药与健康 、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投产 ,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制造业比重由2015年的63.8%提升到2020年的65.9%,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由2015年的45%提升至2020年的50%。
“十三五”期间 ,广州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 。现代物流体系不断完善 ,快递业务量排名国内一线城市首位 ,在普华永道和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共同发布的《机遇之城》评价指标中“物流效率”排名全国第一 。加快建设国际会展之都 ,大力推进广交会四期建设 ,会展业累计展览场次和面积分别比“十二五”增长46.1%和5.7% ,稳居全国第二 ,广交会单展规模全国第一 。
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 ,区块链突破一批底层关键核心技术,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、全国区块链发展先行示范区 。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量6.06万辆,4K超高清视频板卡出货量连续多年全球第一,新型显示模组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 ,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大会永久落户我市 。
此外,广州国有经济规模效益持续提升。截至2020年末 ,市区国企资产总额超4.6万亿元。10家市属国企资产超千亿元 、2家营收超千亿元。拥有世界500强1家 、中国500强9家、中国制造业500强5家和中国服务业500强13家 。
广州直播商户激增四倍 ,打造全国直播电商之都
扩大内需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 ,事实上 ,广州在服务国家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上 ,已经打下了坚实基础 。
“十三五”期间 ,消费加快提档升级 。实施加快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十大行动 ,壮大商圈经济 ,北京路被评为全国首批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 。数字赋能消费 ,广州的网络消费快速增长 ,限额以上企业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由2015年的6.5%提升至2019年的13.9% ,2020年广州限额以上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20.4%、高于全国平均增速9.5个百分点。广州还率先出台“直播电商16条”,打造全国直播电商之都 ,举办全国首个以城市为平台的直播节 ,成为传统商贸业数字化转型的典型案例。近一年来 ,广州直播商户激增四倍 ,开播场次 、观看人次和购买力均排名全国第一 。
“十三五”时期全市接待游客年均超2亿人次 。出台推动夜间经济发展实施方案,发布《广州夜间消费地图》 ,策划推出30个夜间消费聚集区 ,打造“YOUNG城YEAH市”(羊城夜市)品牌 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5.7% ,2020年达9219亿元 。而在推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方面 ,2020年1—11月 ,广州货物贸易出口增长9.8% ,实际使用外资447.99亿元人民币、增长3.0% ,延续了此前稳中向好的态势。
投资同样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起重要作用 。广州投资实现提速增长。大力实施重点项目“攻城拔寨”行动 ,固定资产投资2020年达7611亿元 。在全国率先发布“数字新基建40条” ,实施数字新基建三年行动计划 ,首批254个重大数字新基建项目总投资超2600亿元 。
广州地区本外币存贷款余额达12.22万亿元
在过去的五年中 ,广州率先开展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国试点 ,新增建设用地规模165平方公里,城市更新盘活存量用地67平方公里。争取多年的广州期货交易所获批设立,上交所南方中心 、深交所广州服务基地、新三板华南基地等陆续落地,广东股权交易中心落户广州 ,全市资本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 。全市本外币存贷款余额12.22万亿元 ,同比增长15.02%,是2015年末的1.74倍,其中各项存款余额6.78万亿元 ,同比增长15.2% ;贷款余额5.44万亿元 ,同比增长15.73% ,增速居北上广深津五大城市第一位 ,存款、贷款余额分别是2015年末的1.58倍和1.99倍 ;保费收入1495.6亿元,增长4.97%,规模仅次于北京、上海 ,是2015年末的2.09倍。截至2020年底 ,境内外上市公司累计达到201家 ,比2015年末增加86家 ,总市值约3.8万亿元,累计融资约4850亿元 ,其中2020年新增22家,创历年之最;全市持牌金融机构326家 ,其中法人金融机构56家。
广州还加快建设华南技术转移中心,获批建设中国创交会成果转化基地 ,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永久落户广州,2019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273亿元,较2015年增长378.7%,居全省第一 、全国第四。发明专利授权量从2015年的6626件增至2019年的1.2万余件 。全社会从业人员规模从2015年末的927.91万人增加到2019年末的1125.89万人,年均新增49.5万人 ;大力实施“广聚英才计划”,吸引一批院士及团队落户 ,在穗工作诺奖获得者8人、“两院”院士115人,数量居全省第一 。
营商环境居全国前列,全球位势不断跃升
“十三五”期间,对标国际标准,借鉴港澳经验,先后实施营商环境1.0、2.0、3.0改革 ,9项改革创新举措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,居全国城市第一 :企业开办时间从4个工作日以内压缩至半天,获得电力实现“零审批、零成本、零跑动”,率先实施商事登记确认制和“跨境通” ,区域评估+承诺制等3项做法入选住建部向全国复制推广的11条经验 。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,在广州南沙区,就建立了以国际化为特色的多元法律服务体系 ,成为广州市唯一达到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全覆盖的区。
为长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,建立广州市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,推动信用贷款投放。截至2020年末,广州各合作银行已授信超过202亿元 ,实际投放超过188亿元,其中信用贷款占95%以上,受惠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超过2.8万家 。
广州全球位势不断跃升 ,全球创新集群百强排名由2017年第63位上升到2019年第21位,2020年穗深港联合排名第2位 。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由2017年第37位提升至第21位。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排名由2015年全球第28位提升至第13位 。广州在GaWC世界城市体系排名历史性跨进第一梯队,跃居全球一线城市 。广州还成功举办从都国际论坛 、“读懂中国”广州国际会议 、《财富》全球论坛等国际会议 ,开展“一奖一会一节” 、全球市长论坛等大型活动 。